欢迎来到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网站!

  1. 首页
  2. 学术研究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术研究

刘进田: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充分享用价值的矛盾及其解决

  • 来源: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 作者:bat365中文官方网站02
  • 发布者:bat365中文官方网站02
  • 浏览量:

6月30日,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研究基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会及安康市教育体育局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劳动与劳动教育论坛”在西安天域凯莱大饭店五楼多媒体会议室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我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首席专家、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院长刘进田教授受邀参加了此次论坛并作题为《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充分享用价值的矛盾及其解决》的主旨发言。


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充分享用价值的矛盾及其解决

人是追求价值的存在。价值从何而来?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提出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他们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肯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学说,认为这是他们的一大贡献。但是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马克思,发现了劳动价值论在现实中的一个巨大矛盾。

这个矛盾就是:劳动创造价值,但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并不能完全地享用自己创造的价值。这就是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不能完全享用价值的矛盾。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概念来表达这一非常尖锐的矛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是这样描述这一矛盾的:“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就是说,劳动者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创造价值的劳动者没有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价值。马克思创造的剩余价值学说就是为了具体的揭示此一矛盾。这是劳动价值论与现实之间一个巨大的令人惆怅不安的矛盾。

其实马克思发现的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难以享用价值的矛盾在人类历史和现实中一直存在。我国宋代诗人梅尧臣有一首名为《陶者》的诗写道:“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麟麟居大厦。”类似这样的诗在中国诗歌史中还很多。唐代诗人李绅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王安石的诗写道:“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这是历史上的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者不能完全享用价值的矛盾的文学艺术表达。

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不能充分享用价值的矛盾在历史上存在着,在现实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这一人类社会矛盾是不能完全解决的。

那么,为什么历史和现实中会存在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者不能充分享用价值的矛盾呢?

这是由于劳动不是抽象地存在的,它是在一定的自然社会联系和条件下进行的。这些联系和条件使得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不能充分享用价值的矛盾发生。

创造价值的劳动活动的实际进行,需要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伦理条件、审美条件以及哲学条件等等。这些条件都内在地制约着劳动者是否能充分享用他所创造的价值。在这些条件趋于合理和公正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能充分地享用他所创造的价值,否则劳动者不能充分地享用自己所创造的价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正是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者享用价值的矛盾。

为此马克思关注和研究的主要是劳动的经济条件或方式问题。马克思认为,工人作为劳动者之所以不能充分享用自己的劳动价值,是因为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是分离的,即工人劳动者对劳动资料没有所有权。因此工人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拿走。这样工人劳动者只能享用他所创造的部分价值,而不是全部价值。这就是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不能充分享用价值的矛盾。

问题既然如此,那么要解决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者充分享用价值的矛盾,就必须消灭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分离的生产关系,消灭私有制,建立个人所有制,使每个劳动者都拥有劳动资料。

但是重建个人所有制,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人类目前还不具备完全消灭私有制的生产力条件和其他主观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在人类历史第二大阶段,即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怎样解决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者不能充分享用价值的历史矛盾。

需要指出的是,在人类历史第二大阶段解决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者不能充分享用价值矛盾,只能是相对解决,不能是也不应是绝对解决,是部分解决,而不是全部解决。如果要在第二大阶段就绝对的、完全的解决此历史矛盾,那就会陷入浪漫主义、空想主义和乌托邦。

那么,在人类历史第二大阶段怎样相对的部分的或尽可能好的解决这样历史矛盾呢?

第一,在生产关系领域,努力寻求劳动者的劳动资料所有权与收益权的更好统一。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对生产资料拥有所有权,而所有权能否更好的体现于收益权上,制约着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享用。

第二,在生产组织上,更好地发挥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上的有效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工会在工资制定和博弈中的有效作用。美国工厂工人工资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会在工资制定上的作用很大。中国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办公司,就极力在企业中取消工会,以降低工人工资。这样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者享用价值的矛盾就大了。这从反面说明工会的重要性。

第三,在法律上,要通过合同法、劳动法、公司法等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称赞“工厂法”对工人利益的保护作用。

第四,在政府服务上,要努力建设廉价政府。政府越庞大,官员越多,花费的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就越多,越昂贵,就会与民争利,减少劳动者的收入。要增加劳动者收入,就要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建设廉价政府,以提高劳动者收入。

第五,在价值观上,把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加以统一平衡。形式正义强调起点和机会的平等,但容易引起贫富差别,因此要用实质正义来平衡和补充。通过一次、二次、三次分配,使劳动能力较弱的劳动者能够有较好的收入。罗尔斯多第二个正义原则就试图解决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平衡问题。他主张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第六,在思维方式是要把平等和差异平衡起来。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异,是劳动者劳动的动力源泉之一。差异是矛盾的基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劳动者收入差异是劳动者你追我赶的动力。大锅饭弱化了劳动者的生产动力。劳动者收入差距过大又会产生两极分化,发生社会动乱。因此在解决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享用价值矛盾时本身就要用矛盾思维方式。

Baidu
sogou